中国新冠“清零”政策必须尊重人权

中国新冠“清零”政策必须尊重人权

8月8日,中国当局首次公开承认西藏卫藏地区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阿里出现22例新冠阳性病例。而且称这些感染者从8 月 4 日至 5 日来自日喀则市不同地区,因此,可知日喀则市很多地区之前已经有发生病毒感染。

该公告是在当局声称西藏自治区连续 920 天零新冠感染者之后发布的。 据官方消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阳性病例总数已超过3627例,其中高风险地区133个,中风险地区228个。自 8 月 9 日以来,当局已开始在日喀则、拉萨和阿里实施严格的封锁,林芝、山南、昌都、那曲等城市的地方当局也报告了阳性病例。

消除所谓的“谣言”

8月9日,西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四点指示,有关网络安全和在线信息共享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对“散布疫情谣言”的行为“严厉打击”,并要求公众举报涉嫌违法者,依法依规处理。该指示强调了“营造干净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在疫情防控全局中的重要性。
一些微博用户称拉萨方舱人满为患,没有地方隔离新患者等情况后,官方指责那些是在散布谣言,有些人因被指控散布虚假信息而受到处罚。


最近,许多藏人利用网络平台公开批评中国政府对大流行封锁的管理不善,这继续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艰辛。随着网上不满情绪的增长,中国官方媒体消息人士警告在线用户“如不控制指头,难免惹麻烦”。 政府报告多次发出威胁,以“煽动分裂主义”、“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民族团结”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罪名对“疫情期间散布谣言”的人提起公诉。
绝望的呼吁
尽管言论自由受到极端限制,但大量使用化名的藏人在网上指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冠“清零”政策采取的严厉措施使这场流行病的悲剧更加严重。
随着拉萨的专制封锁进入第二个月,当地藏人发布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疯传。 9 月 15 日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藏人以不同寻常的坦率讲述了他的封锁经历:“我在隔离所呆了 34 天,接受了 24 次测试。终于,今天早上,我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当我在网上诚实地分享我的经历时,有人出于担心,他们告诉我:“当心秋后算账”,但我没有违反任何法律。也许他们不会在隔离时不会提供食物。无所谓现在我被感染了,我不能回到我的家乡。所以,我代表人民,呼吁上级当局尽快妥善处理好这次疫情。生不如死,来处罚吧,死了更好。”

8月28日,拉萨市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享的微博上写道:

“在一线有20天了,我遇到求助的人太多,本想以团队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现在伸手无策,太多居家的人在家饿着没吃上饭,来拉萨打工的年轻人无家可归,只能用身上仅有的工资去租房,钱都花在房租上,之前社区送的菜已经用光了,再之后社区也没有送菜,身上没钱,也没有吃的,打社区电话没人接,也没人给他们送菜送吃的,我一个大学生成立的团队,哪有那么多资金给这些人买菜,买物资,我们的车也跑了十多天了,油都加了十几次,全由我们这些大学生自己来付,之前有的热情也慢慢在消磨,现在是我母亲和深爱的老弟,他们在社区已经三四天没有做核酸,其他社区都在给居民发放自检仪器,现在社区干部还在无动于衷,我有抱负,我有想给拉萨贡献我自己的胆量,但是我想错了,之前我也想过大家都不容易,没有必要去发声,但是我莫名的感觉情况不是我想的那样,越来越严重,拉萨你还能好起来吗?我们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回归正常生活?”

另一条来自拉萨的微博帖子质疑了中国政府8月29日的说法:

“今天11:59分在公众号发布城关区已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是啊,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只不过是作秀罢了,没人真正的会去关心那些真正在家还没有拉走的阳性,阳性打电话问人接听更别说会有人马上给你拉走了,只会说没有车,没有位置等一系列能想出来的借口给你糖塞住,如图所示城关区团委副书记在群里“等等,人有点多”“所以—你们自己做好防护”怎么能说出这种话???作为领导者要起到的是安抚人心出现阳性立马拉走而不是告诉我们人有点多做好防护,所谓的社会面清零又是做给谁看的呢?这次疫情除了志愿者、警察、医护人员以外谁又说真的在为这场战役付出呢?社区和疫情防控办对于阳性只会告诉他们居家隔离多喝热水,那新闻上报道的药物治疗呢?政府在新闻上发布对于这次西藏疫情会加强管控、菜包、药物、方舱都是做到最好的,可事实呢?方舱里根本没有医生会给你送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要靠自己多喝热水多运动恢复好转,官方辟谣方舱已经人满的事情,但事实不就是因为人满了才让阳性呆在家里而不是及时拉去治疗。对于政府所谓的菜包物资,是真的没有受到任何政府的物资,对于西藏公众号所发布的任何消息只想说疫情当下媒体人应该主动履行监督责任,找出问题和弊端而不是一味地奉承!”他继续说:“总有人要说出事实要去发生的,西藏还在增加,如果控制不下来麻烦你们向外界请求支援。”

8月30日,同一位微博用户分享了拉萨一名藏族孕妇因未能及时就医而流产。 这名妇女曾联系过几条紧急求助热线,但她的电话要么被忽略,要么号码不起作用。 帖子的摘录写道:“拉萨的方舱医院也挤满了病人,25日检测呈阳性者28日拉走了。 他们被送往曲水隔离,据报道他们在那里面临食物短缺。 该设施中的一百多名患者无人看管,除了北京一家援助组织的访问之外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帮助,该组织分发了一些药物,但仅此而已。”

9 月 6 日,在拉萨大昭寺附近录制的一段视频中,一名来自安多的藏人男子谈到该市缺乏食物和医疗用品,数百人被迫在拥挤的设施中隔离,没有足够的医疗和膳食 . 他分享了他是如何像“拉萨 80-90% 的人口”一样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并且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很容易治愈。 然而,他补充说,严格的隔离规定意味着,由于缺乏食物和心理压力,“囚犯”们无法指望迅速治愈。

9月12日,一名在拉萨工作的西藏妇女发布视频抱怨说,在疫情期间,她没有得到政府宣布的任何支持。她来自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偏远村庄,在实施封锁时一直在拉萨工作以谋生。在拉萨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藏人,没有更大的家庭的支持,因为他们把家人留在了村子里去拉萨工作。在视频中,她分享了他们在房租和昂贵的杂货上花光所有积蓄后几乎得不到支持的困难,并呼吁政府帮助他们安全返回各自的家乡。短短几天,这段视频就被广泛传播。

随后,她又发布了另一个视频,分享了她在上一个视频中收到的巨大反响。人们含着泪水感谢她向政府转达了他们的痛苦。有人向她伸出援手,这让她只希望政府领导人也应该这样做,帮助人民。正如她在视频中分享的那样,整个经历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隔离在“猪圈”里

由于在拉萨、日喀则和昌都等城市修建的方舱隔条件恶劣,当地藏人习惯称这些“方舱”为“phaktsang”(藏语)猪圈。

9 月 12 日,一名妇女在拉萨的一个方舱发布的一段病毒视频显示,患者提供变质的食物,但看不到看护人。早饭和午饭吃的是不新鲜的米饭和腐烂的蔬菜,这使包括老人和儿童在内的许多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在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中,一名拉萨的西藏妇女痛斥当局无情,方舱的“囚犯”提供腐烂的食物。愤怒地,她说:“比囚犯更糟糕”,并要求释放他们,这样他们至少可以“死在家里”。

另一个在 9 月 14 日录制的视频显示,一些西藏青年因抗议拉萨收容所的恶劣条件而遭到殴打,脸上和脖子上有瘀伤。视频片段还显示,收容所的食物、床上用品和浴室质量很差。

拉萨收容所的一名妇女分享了一段视频,她在视频中讲述了没有人提供医疗或食物的情况。警方、市政府办公室和社区疫情防控办在接到紧急电话时,没有人回应或提供帮助。视频显示,她要求那些尚未到达隔离区的人自己带上足够的食物来生存。

黑白不分强制隔离

一段时间以来,拉萨和日喀则的阳性病例太多,以至于政府方舱所空间不足,迫使许多患者在家隔离。在其他时候,大量健康的藏人被迫与感染者一起在临时隔离区中进行隔离,在这些避难所中没有遵守社交距离等通用的防新冠准则。

拉萨一些藏人在一个在线聊天群中的对话显示,地方当局一直在要求健康的人进行隔离,即使他们没有检测出阳性。一名妇女按政府公告检测呈阳性的家人“自愿”进入隔离,无论他们的检测结果如何。该公告附带了一个含蓄的警告,即稍后加入避难所的人将被隔离在设备简陋的设施中,而早起的鸟儿将留在位于墨竹工卡的隔离区,据说那里的条件更好。

一名来自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藏人在微博上发帖称,自己20次检测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由于附近有人感染了病毒,他仍于8月19日被送入隔离。分享了他是如何被载满人的公共汽车送往隔离,在那里他不得不与其他三个与感染者直接接触的人共用一个房间。每天都进行检测,许多人事后检测呈阳性,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室友。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将阳性病例隔离在不同的房间中,这给尚未感染病毒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和焦虑。

新冠“清零”的诡计

截至 9 月 16 日,自西藏自治区许多地区实施威权封锁以来已经 37 天,尽管最近在林芝和昌都市的限制变得不那么严厉。 由于采取了极端措施来实现新冠“清零”的目标,当地藏人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而大病毒流行性通货膨胀和杂货等基本商品的供应稀缺更是雪上加霜。

出于所有意图和目的,新冠“清零”政策被用作加倍镇压的借口,通过压制异议和为 20大扫清道路,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大会将任命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的第三个任期。

西藏人权与民主促进中心呼吁中国当局确保言论自由权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尊重和保障。考虑到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管理不善的规模和程度,这一点尤其重要,践踏言论自由给当地藏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性痛苦。

我们响应众多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呼吁,保护举报或揭露因中国政府试图实现不切实际的新冠“清零”目标而发生的“伤害、虐待和严重不法行为”的人。

中国当局还必须确保控制新冠病毒的努力必须以透明、诚信和问责的原则为指导,并为受影响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及时和适当的援助和支持,克服我们这个时代最大公共卫生的挑战之一。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