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计划使西藏牧民陷入贫困

上个月,中国当局宣布加速“结对帮扶”计划,作为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巴宗(同德)县的总体目标的一部分。青海省在西藏的安多。 “结对帮扶”计划是一项全国性的举措,派遣党员和地方干部收集农村居民的信息,采取预防措施,打击敏感的政治问题,吸引群众参与。

该方案是一种以减轻贫困的名义监测和控制当地藏人的思想和活动的手段。要求党员和干部在当地的藏人牧民和农民家中待上几周进行政治教育,收集敏感信息。自2012年以来一直存在,还有许多其他所谓的生态和扶贫计划,旨在促进大规模监测和思想控制。

在西藏,该计划于2011年底推出,作为“一项扶贫政策”中的一项活动。 2016年,775000名官员驻扎在中国的农村,表面上是为了帮助减轻贫困地区一至三年的职位。其中许多都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在基层中植入党,重塑和重建农村社区。2016年,作为西藏自治区第六批“驻村干部”的一部分,共有22000名党员和政府干部驻扎在5467个村和居委会,其中包括1700个宗教机构。随着该计划在2016年无限期延长,这个最底层的国内监视单位已成为藏人生活的永久固定。

该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开展政治教育运动,以确保群众的思想和政治合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从2017年到2020年,扶贫是三次“艰苦战斗”之一(另外两次是风险预防和污染控制)。各级政府机构的任务是解除另外1000万人的贫困。要求实现2019至2020年将中国每月将近100万人或每分钟20人脱贫目标。 农村搬迁和重新安置方案的迅速实施催生了各种侵犯人权行为。

将畜牧业定为犯罪

反贫困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03年启动的农村重新安置方案,旨在恢复退化的景观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千上万的西藏牧民被迫在城镇定居生活,在“退牧还草”的政策下放弃土地和生计,中国实施了所谓生态安置战略。

这项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中国水资源的安全,从而在2003年创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青海省。该保护区后来在2016年被提升为国家公园,这意味着更加严格的“保护”,是在2020年开放之前投入试运营的10个新国家公园之一。更高的地位也意味着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和监督以平衡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采矿与旅游业。

为中国服务的外围人员

中国的东部和中部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经济繁荣的好处,中国领导层拒绝批评其西部地区经济和人类发展记录不佳的情况,称这些地区正在帮助东部和中部省份繁荣和等待他们的转向繁荣,表面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西部大开发展战略的形式出现的。

中国政府推行“为我们伟大的国家牺牲小家庭”的意识形态,现在通过强调“三江源区”或三江源作为中央和中部淡水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源的关键作用,推行西藏牧民安置。三江源是珠曲(长江),马丘(黄河)和扎曲(湄公河)河流的源头。 生态“安置方案”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称是在改善西藏的经济条件,促进环境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四个藏族自治州和格尔木市唐古拉镇等,囊括21个县。中国将三江源地区称为“亚洲水塔”,因为它每年向该地区的低洼地区供应600亿立方米的水。 该公园总面积为363000平方公里(占青海总面积的50.4%),占三江源的42%。面积152300平方公里内放牧和人类活动被定为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4年批准的“三江源总体规划”将生态安置与土木环草政策联系起来,要求搬迁55774人(10142户游牧户),减少牲畜减少320万只羊,实施十年放牧禁令。在海晏县和果洛禁令让牧民永久放弃了草原使用权利以换取每个住户获得住宿(约8万元人民币),并且每年额外补贴8000元人民币。通常情况下,每个安置的家庭都有一个45平方米的房子,一个120平方米的谷仓和一个400元的一次性出租车费用,一个家庭搬迁到一个新的城镇。此外,根据十年放牧禁令,家庭(不论家庭规模)每年获得8000元的补偿金。虽然重新安置的游牧民每年从中央和地方政府获得补贴,但这笔金额太少,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年度生态移民补贴主要包括每户每年8000,6000或3000元的生活津贴;每户每年补贴500元生活燃料;生态移民等职业培训每人800元。除了每户2,394元的燃料支出外,重新安置的游牧民的实际年生活支出估计为每户17000元;而职业培训费用每人2000多元。

结束游牧生活方式的运动

在接受西藏人权与民主促进中心采访时,来自巴都宗噶孜村的一名22岁的研究生目前住中国某城市要求保持匿名,他说,“我认为城市化的政策背后的目标是将牧场转变为草原将结束游牧生活方式及其所有文化传统,促进资源开采,开发水电资源。许多当地藏人都持这种观点,不支持这些政策。其他不太了解政府意图的人士对围栏牧场和安置房及设施的财政补贴表示赞赏。”

研究生来自巴宗(同德)的噶孜加莫村。噶孜分上、下噶孜。 他来自下噶孜村。上下噶孜总共有的18个牧民村,其中5个在下噶孜。下噶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畜牧业,主要是牦牛和一些绵羊,并收获了该地区丰富的冬春夏草。

巴宗的“退牧还草”政策是在2011年实施的,要求当地牧民用围栏围住他们的牧场并减少牲畜。政府要求对在一块土地上放牧数量设定了配额。配额也限制每个家庭可以饲养的畜群规模; 其余的必须被屠宰或出售。这导致了牧场的碎片化和对游牧群流动性的限制,导致固定草地上过度放牧而使牧地严重退化。

巴宗的游牧民被迁移到县城郊区新安置营地。一些牧民自愿出售所有动物,主要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搬到城镇,因为城市地区大多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 仍有一些家庭拒绝搬迁。下噶孜村的大约160个游牧家庭已经搬迁,但在春天,他们被允许在他们的牧场采集冬春夏草。在某些情况下,一半的家庭住在安置营地,另一半住在游牧区。在实施退牧还草政策之前,该学生的家人曾经拥有约300只羊和100只牦牛。现在不可能有如此规模的牲畜。中国当局声称,更大的畜群规模不利于其“生态文明”政策,其目标是将一切都变为“绿色”。

下噶孜村距离县城约100公里,南接果洛藏族自治州拉加村,北临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居住在马丘河附近的他的一些亲戚曾经告诉过他在马丘河弯曲处的巨大矿物在开发,以及马丘在建设水电站的情况。

除了春季短暂的收获季节外,许多重新安置的游牧民族在众多建筑工地内从事无技术,低薪,临时工作的生活。如果不是采集冬春夏草,这些游牧民族的生计前景将是非常可怕的。

城镇化和流离失所

剥夺游牧生计来源也是由城镇化政策造成的,城镇化政策涉及通过将许多乡镇集中在一个地方来建立城镇。根据西藏研究生的说法,这个项目在唐谷镇已经证明是灾难性的,唐谷镇是由八个村庄组成的巴宗管辖的乡镇行政单位。该镇成立于2006年,由唐干乡和谷芒乡合并而成。距离巴县镇17公里,其中98%是藏人。

“许多游牧民族已经被迫出售他们的牲畜,并在新的城镇中作为农民生活。他们的经济状况变得非常糟糕。难怪在目前的“脱贫攻坚”政策下,他们被认定为最贫穷的人。我有一些亲戚住在这些城镇,由于从游牧到农业生活方式的突然变化,他们的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了。我是他们从富裕变为贫困活生的见证人,他们情况真的非常糟糕”研究生说。

卓玛女士证实了这一点,她是前记者,也是巴宗的居民,自2012年离开青海新闻网工作后,她一直住在巴黎。 “大多数游牧家庭失业,无法在重新安置社区找到稳定的工作。由于他们手上有许多空闲时间,以前习惯于游牧活动,男人和女人不再需要放牧和挤奶。男人屈服于赌博和酗酒,女人屈服于吃零食和晒黑。婚外情变得越来越普遍,造成不必要的分歧和冲突。在紧密相连的安置房的狭窄空间中,邻居经常发生争吵,使社区难以建立社会凝聚力,确保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在这个时代,人们很难相信唐谷镇贫穷堕落的事实。由于地方政府干部猖獗腐败,即使是这些前游牧民每年从政府放弃牧场和生计的微薄补偿金也没有完全达到牧民手中。在中央政府官员对扶贫计划的进展进行官方检查期间,由于担心当地政府当局的报复,当地藏人无法表达不满。事实上,当地干部向所有家庭的代表发出严格的口头指示,要求他们在检查官员面前说什么和做什么”研究生说。

今年4月,中国政府媒体在距离家乡唐古拉山500公里的格尔木市郊的长江源安置镇发表了关于前西藏牧民生活的最新消息。2011年,所有人都不得不出售他们的牦牛和绵羊,然后搬迁到新的城镇。与大多数重新安置的牧民一样,许多村民在夏天通过挖掘冬春夏草或在牧场放牧来谋生。安置镇的建立证明有利于中国当局巩固对藏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从100多名党员的培养和继续招募党员的努力中可以看出。 59台监控摄像机协助维持村庄稳定。

尽管如此,中国当局承认,“一小群重新安置的牧民一直试图回到草原。”还有其他迹象表明,游牧民安置政策面临当地人民的持续抵制。在唐古拉镇,当地居民目前正在与可可西里保护站就草原使用权发生争执。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由于在西藏涉嫌维护草原使用权和人权者被定罪为刑事案件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是一个值得严正关注的问题。鉴于中国法律制度的模糊性和不透明性,没有关于有多少人被定罪以及嫌疑人是否能够获得适当法律程序的客观信息。本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和草原局报告,2018年有8199起涉及草原违法行为的刑事案件。迄今为止,法院已审理了7586起案件,约占95.1%。这些案件涉及通过违反摧毁退牧还草政策全国约11.4%的草原。

草原退化的叙述

重新安置和放牧禁令政策对重新安置的游牧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政府过度放牧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的理由是有缺陷和简单化的。

在青海玛多县,当地牧民和官员就景观退化的一系列原因达成一致,其中包括气候变化,资源开发以及由于牧民的土地使用权保障薄弱而导致草地管理不当。 1986年,来自青海东部的1万多名中国金矿工人降落在拥有9466人口的玛多。对玛多金矿的争夺最终导致231人受伤,一人死亡。采矿活动毒害了当地的水源,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给传统的牧场造成了灾难,并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和碎片。从很多方面来看,玛多矿业情况对于西藏高原所有其他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都是普遍的和共同的,由于中国几十年的掠夺性发展政策,这些地区遭受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的生态安置政策不合理,对牧民,游牧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当地藏人主张允许放牧以适应不同的牲畜,以改善退化牧场的状况。放牧禁令切断了草原与牲畜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草原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基于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关于草原动态的当地知识,游牧民认为草原条件与天气和放牧模式密切相关,并且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互动。古老的智慧考虑放牧适当数量有利于恢复退化草地。从当地藏人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生态安置保护草原的政策值得怀疑。

“免费住房”的神话

三江源总体规划为所有重新安置的家庭提供了免费住房,但结婚后,家庭中的孩子没有获得单独的空间来开始新的家庭。一个不断扩大的家庭必须继续生活在共享同一栋房屋的狭窄空间,一些有大家庭的人被迫在院子里搭帐篷居住。

中国国内法对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的保护不力,这导致政府利用关于土地获取和个人权利的模糊法律规定,以及通过不可持续地使用土地和资源实施不正当的农村发展政策。如果没有安全的土地使用权,可持续农村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的牧民安置政策表示担忧,因为它摧毁了牧民和农业社区的生计来源,剥夺了他们的经济独立性。 特别报告员在访问中国后的评估中发现,重新安置或安置的农村居民的粮食安全问题包括“土地流失,牲畜饲养能力有限,不适合农业的地区搬迁,以及传统生计模式的破坏” ,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有义务停止剥夺任何人的生计资料,并优先考虑土着社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者和保护者的作用。

Add Comment

to top